中学生物教学设计模板心得体会6篇

中学生物教学设计模板心得体会生物教学心得体会生物教学心得体会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物质的运动、物质结构及变化、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物教学设计模板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中学生物教学设计模板心得体会6篇

中学生物教学设计模板心得体会篇1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篇1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物质的运动、物质结构及变化、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同时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以技术应用广泛、知识创新快的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不断的创新性。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每一位生物老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牢牢把握“求实、进活、求新”的教学三原则,不断取得新的教学成果。

一、求实——扎实严谨,联系实际 1.扎实严谨

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扎扎实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有时需要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生物要领的理解。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生物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生物规律中各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必要时对其相关的概念规律要加以比较区别,消除学生对生物概念规律的模糊感。

1 / 8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在习题讲析中,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即启发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挖掘隐含条件,抽象生物情境,提出规律列式求解,做出结论并加以讨论等,做到解题过程步骤完整,推理严密。

2.联系实际

生物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

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应尽量列举大量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习题的讲析中,选例除了要注重习题的典型性外,更要注意习题的实用性,以及渗透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性。

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除了课本上必做的演示实验外,教师应当善于观察,挖掘生活实例中的生物原则,设计一些实验装置在课堂上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求活——方法科学、灵活多变 1.方法科学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体会建立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的科学方法。在中学生物课本中,用科学方法建立生物概念、探索生物规律的内容是很多的。2.灵活多变

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应根据课程结构设置内容特点、课型特征以 2 / 8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及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知识方法教育要灵活,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思维方法训练要灵活。在解决生物问题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做到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教师应当有目的对学生进行各种思维训练。

三、求新——转变观念,创新教育

“求实、求活、求新”三原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有机的统一体。二者相辅相承,层层递进,求实是基础,求活是关键,求新是目的,只有具备扎实严谨的基础知识,才能转变成灵活的思维方法,最终表现出独特的创新能力。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篇2 在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这是实践生物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生物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动用探究模式组织教学活动,能较大程度地激起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果。

以下就学习方式的一些认识做简要的介绍: 1、关于探究性学习的认识

3 / 8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在上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施瓦布倡导的,他主张从学科领域或实际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探索性学习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提出的“主体性教学原则”和“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学生物新课程突出“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体验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的本质,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探究性学习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

探究式教学过程基本上分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阶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及其价值。因为,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习惯于去思考、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因而也就大大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与我们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不相符。提出问题实际上是尝试对一个问题进行识别和解说,发现自己的观点或认知结构中存在的不足或不协调的过程,它是诱发探究思维的动力和方向。解决问题则是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过程,其实质是重新构建自己的观点或认知结构,使其更加充实和协调。据此具体说来,课堂上学生从事的一个完整的探 4 / 8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究过程大致分为:问题、假设、推断、检验、结论、交流、评价等基本环节。但在实际的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须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不要墨守成规,照搬硬套,否则只有造成教学的公式化,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果。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的兴趣和欲望。探究性讨论活动 这种方法主要运用于生物学原理等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例如“探究生长激素的功能”,教师在学生已经具备了“新陈代谢”和“神经调节”知识的基础上,介绍有关的背景材料,设置一定的情境:用含有生长激素的饲料来饲养动物,其结果的不同;广受青少年欢迎的我国蓝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之理由;侏儒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的挂图和病症介绍等。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被激发,产生疑问:这些病症是不是与生长激素分泌异常有关?生长激素与生长发育有何关系?巨人姚明是巨人症还是正常的发育所致,这其中的原因何在?……然后,要求学生根据相关资料进行讨论、分析、类比、归纳出生长激素的功能。最后,通过侏儒症、巨人症、等生长激素分泌失调的病症来验证结论,澄清疑问。

探究性实验 生物科学和其它自然科学一样,本质上是实验科学。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有很多活动也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生物实验包括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已知结论的基础上,学生按部就班完成实验步骤。而探究性实验则是学生不知道结论,没有现成的实验设计,5 / 8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需要学生通过实验去探求结论。因此,探究性实验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科研能力培养于一体。例如“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的实验由教师出示日常生活一些实际例子,让学生明确骨既有硬度又有弹性,从而提出问题——骨为何具有这两重特性,与什么有关系?之后教师稍微复习初一生物中植物种子成分的鉴定实验,从而引导启发学生假设:骨含有无机物有机物。接着,通过骨的锻烧及其在盐酸中的浸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观察、记录;最后,全班交流,得出实验结论,并据此结论让学生畅谈青少年在进行体育锻练应注意的事项。3.探究性学习与能力培养

探究性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努力倡导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方式,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观察、再观察”,前人之言已经明确了观察的重要性。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倡导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探究始于问题的发现,而问题的发现又多源于观察。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首先,教师要以高超的教学艺术激起学生观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观察、乐于观察、勤于观察。其二,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详尽的计划。同时,在观察时,要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最后,观察时,要伴于积极的思考,要求学生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各观地加以分析。

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6 / 8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对学习生物学和从事生物学研究无疑是很重要的。生物新课程中安排了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其中很大一部分已经给出了实验设计方案,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有的探究活动,如“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只给学生提出问题,其他部分如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等都要靠学生独立完成,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探究能力。

倡导探究性学习有诸多益处。当然,探究性学习活动并不是全部的教学活动。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和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采用多种多样教学策略和方法,达到课程目标,七年纪生物教材中的探究性课题特别多,这同时也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展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达到课程目标。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篇3 经过这几年的磨练,我对初中的生物教学有一些心得。

一、初中生物科学的教学对象是面向全体中学生的,他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生物学家培养生物人材,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情操,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为一部分今后要从事生物事业的人打下最基本的基础。

二、作为老师,教材是必须要了解掌握的,但是,教材对于老师 7 / 8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来说只是一个承载知识的工具,而不能作为教学的依赖。我认为,教材就好比一池水,要站在高处去看才能觉得清澈见底,也就是说,要站在一个比教材更高的角度去把握教材。

在我的教学中,通常我都是把教材中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安排糅合成一个一个专题,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很多的活动,例如一些课堂小游戏、调查、竞赛等等,让学生在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

8 / 8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中学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中学生物教学听课心得体会

中学生物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

中学生物教学工作总结推荐

中学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中学生物教学设计模板心得体会篇2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篇1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物质的运动、物质结构及变化、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同时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以技术应用广泛、知识创新快的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不断的创新性。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每一位生物老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牢牢把握“求实、进活、求新”的教学三原则,不断取得新的教学成果。

一、求实——扎实严谨,联系实际 1.扎实严谨

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扎扎实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有时需要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生物要领的理解。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生物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生物规律中各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必要时对其相关的概念规律要加以比较区别,消除学生对生物概念规律的模糊感。

1 / 8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在习题讲析中,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即启发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挖掘隐含条件,抽象生物情境,提出规律列式求解,做出结论并加以讨论等,做到解题过程步骤完整,推理严密。

2.联系实际

生物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

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应尽量列举大量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习题的讲析中,选例除了要注重习题的典型性外,更要注意习题的实用性,以及渗透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性。

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除了课本上必做的演示实验外,教师应当善于观察,挖掘生活实例中的生物原则,设计一些实验装置在课堂上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求活——方法科学、灵活多变 1.方法科学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体会建立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的科学方法。在中学生物课本中,用科学方法建立生物概念、探索生物规律的内容是很多的。2.灵活多变

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应根据课程结构设置内容特点、课型特征以 2 / 8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及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知识方法教育要灵活,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思维方法训练要灵活。在解决生物问题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做到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教师应当有目的对学生进行各种思维训练。

三、求新——转变观念,创新教育

“求实、求活、求新”三原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有机的统一体。二者相辅相承,层层递进,求实是基础,求活是关键,求新是目的,只有具备扎实严谨的基础知识,才能转变成灵活的思维方法,最终表现出独特的创新能力。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篇2 在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这是实践生物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生物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动用探究模式组织教学活动,能较大程度地激起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果。

以下就学习方式的一些认识做简要的介绍: 1、关于探究性学习的认识

3 / 8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在上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施瓦布倡导的,他主张从学科领域或实际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探索性学习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提出的“主体性教学原则”和“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学生物新课程突出“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体验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的本质,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探究性学习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

探究式教学过程基本上分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阶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及其价值。因为,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习惯于去思考、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因而也就大大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与我们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不相符。提出问题实际上是尝试对一个问题进行识别和解说,发现自己的观点或认知结构中存在的不足或不协调的过程,它是诱发探究思维的动力和方向。解决问题则是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过程,其实质是重新构建自己的观点或认知结构,使其更加充实和协调。据此具体说来,课堂上学生从事的一个完整的探 4 / 8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究过程大致分为:问题、假设、推断、检验、结论、交流、评价等基本环节。但在实际的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须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不要墨守成规,照搬硬套,否则只有造成教学的公式化,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果。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的兴趣和欲望。探究性讨论活动 这种方法主要运用于生物学原理等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例如“探究生长激素的功能”,教师在学生已经具备了“新陈代谢”和“神经调节”知识的基础上,介绍有关的背景材料,设置一定的情境:用含有生长激素的饲料来饲养动物,其结果的不同;广受青少年欢迎的我国蓝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之理由;侏儒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的挂图和病症介绍等。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被激发,产生疑问:这些病症是不是与生长激素分泌异常有关?生长激素与生长发育有何关系?巨人姚明是巨人症还是正常的发育所致,这其中的原因何在?……然后,要求学生根据相关资料进行讨论、分析、类比、归纳出生长激素的功能。最后,通过侏儒症、巨人症、等生长激素分泌失调的病症来验证结论,澄清疑问。

探究性实验 生物科学和其它自然科学一样,本质上是实验科学。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有很多活动也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生物实验包括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已知结论的基础上,学生按部就班完成实验步骤。而探究性实验则是学生不知道结论,没有现成的实验设计,5 / 8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需要学生通过实验去探求结论。因此,探究性实验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科研能力培养于一体。例如“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的实验由教师出示日常生活一些实际例子,让学生明确骨既有硬度又有弹性,从而提出问题——骨为何具有这两重特性,与什么有关系?之后教师稍微复习初一生物中植物种子成分的鉴定实验,从而引导启发学生假设:骨含有无机物有机物。接着,通过骨的锻烧及其在盐酸中的浸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观察、记录;最后,全班交流,得出实验结论,并据此结论让学生畅谈青少年在进行体育锻练应注意的事项。3.探究性学习与能力培养

探究性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努力倡导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方式,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观察、再观察”,前人之言已经明确了观察的重要性。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倡导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探究始于问题的发现,而问题的发现又多源于观察。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首先,教师要以高超的教学艺术激起学生观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观察、乐于观察、勤于观察。其二,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详尽的计划。同时,在观察时,要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最后,观察时,要伴于积极的思考,要求学生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各观地加以分析。

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6 / 8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对学习生物学和从事生物学研究无疑是很重要的。生物新课程中安排了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其中很大一部分已经给出了实验设计方案,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有的探究活动,如“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只给学生提出问题,其他部分如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等都要靠学生独立完成,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探究能力。

倡导探究性学习有诸多益处。当然,探究性学习活动并不是全部的教学活动。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和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采用多种多样教学策略和方法,达到课程目标,七年纪生物教材中的探究性课题特别多,这同时也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展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达到课程目标。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篇3 经过这几年的磨练,我对初中的生物教学有一些心得。

一、初中生物科学的教学对象是面向全体中学生的,他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生物学家培养生物人材,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情操,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为一部分今后要从事生物事业的人打下最基本的基础。

二、作为老师,教材是必须要了解掌握的,但是,教材对于老师 7 / 8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来说只是一个承载知识的工具,而不能作为教学的依赖。我认为,教材就好比一池水,要站在高处去看才能觉得清澈见底,也就是说,要站在一个比教材更高的角度去把握教材。

在我的教学中,通常我都是把教材中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安排糅合成一个一个专题,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很多的活动,例如一些课堂小游戏、调查、竞赛等等,让学生在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

8 / 8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中学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中学生物教学听课心得体会

中学生物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

中学生物教学工作总结推荐

中学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中学生物教学设计模板心得体会篇3

浅谈三维教育目标下的教学设计

一、生物教学设计概述

1、1 教学设计概念

1、1、1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种知识体系,是由赖格卢斯等学者提出,它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科学。它旨在达到预期教学最优化的教学行为。它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处方的一门科学,是对如何更好地帮助人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更清晰指南的一种理论。

1、1、2 教学设计的特性

? 有利于应用理论指导教师认识教学实践,展现教学应有的规律,如以什么样的进度和速度进行教学,如何保证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记忆等;

? 在教师对教材知识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梳理,以保证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对核心知识深入理解学习,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

? 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来保证教学设计中的“目标、策略、媒体、评价”等诸要素的协调一致,将学习者的特征分析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注重学习者的个别差异。综上,教学设计包含理论性、应用性、差异性三个特点。

1、2 生物教学设计概念

1、2、1 生物教学设计

生物教学设计就是对教学过程中“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有计划的安排,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对教学资源的和教学过程的规划设计,促进学生的学习。生物教学设计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同时生物教学设计重视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1、2.2 生物教学设计的类型

生物教学设计一般有三种类型:宏观的学期教学设计,中观的单元教学设计和微观的课时教学设计。它们是一个内在联系,统一的教学整体,为达到教学目标,最终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服务。

学期教学设计:又称学期教学计划,是新学期开始之前,由生物教师对生物课程制定,从系统整体上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然后经学校教研组集体讨论后交学校领导审核后执行。

单元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学期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特点,对构成单元的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进行专研。包括设计单元教学的目标和要求、确定单元知识结构和教学重点。一个单元中不同的内容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课时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是教师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它是教师上课的蓝图,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需要设计出达到教学目标的内容、方法、媒体、环境、时间等的具体安排。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设计在整个生物教学设计中既是前一段的结束,又是后一段的开始。

二、生物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

运用系统的思想,教学可以看作一个由若干个要素有机结合起来组成的,具有一定教学功能的系统。这些要素包括教师、学生、课程或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一个教学系统由教与学两个子系统组成。

从图可以知道,生物教学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研究:

第一,生物教学设计要研究教与学的关系。生物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课程或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着的若干个组成部分以一定结构方式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几个基本的结构性要素,是系统运行的前提,组成了生物教学系统的空间结构。其中,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核心的体系。在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矛盾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这一矛盾中,“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生物教学设计的研究中,要研究教师如何分析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也就是学习者当前对生物知识、技能、态度方面的水平和我们预期的目标之间的差异。

第二,生物教学设计要研究教与学的目标。生物教学设计不论是对生物学期课程的设计,还是对一个单元、一节课的设计,最终目的是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如何分析生物教学目标,使生物教学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是有效进行生物教学的必要条件,也是生物教学设计研究的重要问题。第三,教学设计要要就教与学的操作程序。生物教学论研究中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生物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分离,生物教学理论不能转化为对丰富多彩的生物实践产生直接指导意义的操作技术、方法、策略和模式。而生物教学设计恰恰有媒介的作用,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所以,如何将生物教学资原理和规律运用于生物教学实践是生物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生物教学设计要研究解决生物教学问题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成形式和学习结果等过程要素,这些过程性要素构成生物教学系统的时间结构。也就是说,生物教学设计要研究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操作程序问题。

三、三维教学目标下的生物教学设计

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以学生为本、加强STS教育、倡导探究性学习。

第一,“以学生为本”就是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以学生为本”就是课程的内容应该呈现多样性,应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本”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以便适应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学生的需要。“以学生为本”也就是教师在学习资源的分配上对待每一个学生应该是公平的。“以学生为本”也就是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的评价必须公正。

第二,“加强STS教育”的的理念是期望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能够在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探究方法与技能、科学技术与社会、生物学知识与技能多方面得到发展。

第三,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学习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学会科学研究需要的各种技能,领悟科学观念,培养科学精神。

四、三维教学目标下的生物教学设计特点

传统的教学设计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目标的设计过于强调对知识的认知,教学过程的设计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等等问题。而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学设计理念就需要更新。三维教学目标即可以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掌握生物知识和技能,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那么,三维教学目标下的教学设计就需要具备一些特点。

第一,教学目标设计的更新。从知识本位到注重发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是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共同框架,要具体落实到每一节课上,使学科知识的增长过程同时成为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不仅要承认差异性,而且要辩证地对待,把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资源开发。在三维目标的设计上要有一定的“弹性区间”,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得,有所长。

第二,教学内容设计理念的更新。在教学内容上要体现基础性、现代性、综合性的统一,生物教学内容必须加强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渗透STS教育,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现有条件,从丰富的课程资源中去选择教学内容,然后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这些内容进行加工与组织,使它们更容易让学生学习和理解。

第三,教学过程设计理念的更新。从以教为本到主体参与。一方面,教师要把学生看成真正的学习为主体,认真研究学习的起点,根据学生实际起点确定教学起点、过程,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教师要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通过教学活动都有不同的提高。

第四,教学方式设计理念的更新。从单向灌输到情境构建。课堂教学设计要为学生进行知识构建创造情境性和协作性的学习环境,从而推动其在建构的过程中获得发展。既要创设问题情境又要创设协作情境。

第五,教学设计观的更新。从静态预设到动态生成。三维教学目标下的教学设计需要师生共同实施、开发和创造课程的过程,是实现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设计应有灵活性。

第六,多种课程资源的整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生物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如报纸、杂志、书刊等。这些课程资源与生物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把握教学需要,合理选择其他课程资源。

第七,生物教学评价体系的更重建。在评价目标上,既要评价学生生物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在评价功能上,评价的重要功能是激励、诊断与发展。在评价标准上,要制定综合评价标准,综合地,积极地、真实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在评价类型上,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或小组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参考文献

[1] 张迎春.《中学生物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J].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 刘恩山.中学生物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4] 徐英俊.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中学生物教学设计模板心得体会篇4

2018年10月19日—20日,我有幸参加了首都师范大学举办的“2018年中学生物教学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新时代生物学基础教育特征——聚焦“核心素养”。一天半的会议,日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多彩,近距离聆听了生物学新课标、新教材修订的专家进行新课标的解读、新教材的修订说明,学习了中学教学名师的优秀教学案例交流,在本次会议中收获颇丰。

一、理论培训深入理解新课标

北师大***教授在本次会议中对《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进行了深度解读,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通过内涵释义、事例列举,使我们对学科核心素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本次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内容聚焦大概念,概念层次由大到小为大概念——重要概念——次要概念,不同概念层次的“保质期”不同,刘教授举例大概念“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几十年)及之下的重要概念(几年)、次要概念(几个月),次要概念、重要概念的习得是形成大概念的支撑,强调概念之间形成合理的框架。我们的课堂教学要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理解次要概念,进而形成重要概念,最终上升到大概念,使之长久保留在学生的记忆中。每节课上完后教师要反思一下,本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新课标要求的相关概念学生掌握了吗?如果没有,教学设计如何改进?

在谈“高中生物学新课标的实施要点”时,刘教授谈到要准备从“三维目标”到“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变。生物学素养和生物学核心素养可类比为金字塔的全部和塔的上部,在教学中,生物学素养的全部内容并没有删减。学科核心素养是全新定义的课程标准,它的每一维度都包含了三维目标;追求持久的学习成果和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理解新课标,在具体章节的教学时,参照新课标的内容要求,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落实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期待学生:吃的透、记得住、用的上”,刘教师用简单通俗的语言概括了新课标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对于新教材,我们充满期待。人教社赵占良研究员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高中生物学教材修订的基本思路:研修教材修订的新要求;分析原教材的及与不及,在保持及的基础上,在“不及”上下功夫。修订新要求主要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同时符合时代要求“科技新进展,创新驱动战略”,符合教学需求,教材的修订在广泛深入调研教材的适切性的基础上。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原课标的升级版,更加明确也更加聚焦于学科的育人价值。赵教授通过例举部分章节教材内容的变动,包括问题探讨、教材图片,内容删减等,讲述变动的意图,指导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进行调整优化。

二、教学案例全面落实新课标

本次会议有四位名师带来的公开课交流,对于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落实新课标给我们带来了启迪。北京四中的陈月艳老师带来的课题是高一《细胞学说》。刚看到会议日程安排时,我心里就嘀咕:这个课题我们平时就是让学生自主阅读,然后通过问题讨论交流,教师进行补充总结,能上出什么新意呢?然而,陈老师的课,让我用“惊叹”来形容,原来“细胞学说”的内容还可以这么上。上课伊始,陈老师用餐桌上的海参“真假辨认”导入,自然地引入细胞发现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显微观察,也渗透了新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这一生活化的导入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陈老师从解剖学开始,像讲故事般将细胞学说的发现过程娓娓道来。整个故事中,有人物、有情节、有背景、有“道具”,我想在场的人都沉浸在这个故事中,这是一种享受。这当然来源于陈老师对研究资料的广泛收集,对情节的有效串联。陈老师讲到她在2017年参观大英博物馆时,见到1665年罗伯特·胡克看到植物细胞所用的复式显微镜,就用相机拍下来作为教学资料,这启示我们时时处处做“有心人”。

复旦附中**老师带来的是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实验教学探究——《叶绿体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赵老师将我们平时的体验式教学上成了探究式教学,通过带领学生观察校园植物,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这可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本节课很好落实了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人大附中戴亚老师的课《其他植物激素》,也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现象,发现问题,进一步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了科学探究能力。

如何有效落实新课程标准,在课堂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这是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应认真思考的问题。希望通过我们的教学,使学生“吃的透、记得住、用的上”。

中学生物教学设计模板心得体会篇5

2018年10月19日—20日,我有幸参加了首都师范大学举办的“2018年中学生物教学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新时代生物学基础教育特征——聚焦“核心素养”。一天半的会议,日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多彩,近距离聆听了生物学新课标、新教材修订的专家进行新课标的解读、新教材的修订说明,学习了中学教学名师的优秀教学案例交流,在本次会议中收获颇丰。

一、理论培训深入理解新课标

北师大***教授在本次会议中对《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进行了深度解读,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通过内涵释义、事例列举,使我们对学科核心素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本次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内容聚焦大概念,概念层次由大到小为大概念——重要概念——次要概念,不同概念层次的“保质期”不同,刘教授举例大概念“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几十年)及之下的重要概念(几年)、次要概念(几个月),次要概念、重要概念的习得是形成大概念的支撑,强调概念之间形成合理的框架。我们的课堂教学要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理解次要概念,进而形成重要概念,最终上升到大概念,使之长久保留在学生的记忆中。每节课上完后教师要反思一下,本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新课标要求的相关概念学生掌握了吗?如果没有,教学设计如何改进?

在谈“高中生物学新课标的实施要点”时,刘教授谈到要准备从“三维目标”到“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变。生物学素养和生物学核心素养可类比为金字塔的全部和塔的上部,在教学中,生物学素养的全部内容并没有删减。学科核心素养是全新定义的课程标准,它的每一维度都包含了三维目标;追求持久的学习成果和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理解新课标,在具体章节的教学时,参照新课标的内容要求,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落实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期待学生:吃的透、记得住、用的上”,刘教师用简单通俗的语言概括了新课标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对于新教材,我们充满期待。人教社赵占良研究员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高中生物学教材修订的基本思路:研修教材修订的新要求;分析原教材的及与不及,在保持及的基础上,在“不及”上下功夫。修订新要求主要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同时符合时代要求“科技新进展,创新驱动战略”,符合教学需求,教材的修订在广泛深入调研教材的适切性的基础上。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原课标的升级版,更加明确也更加聚焦于学科的育人价值。赵教授通过例举部分章节教材内容的变动,包括问题探讨、教材图片,内容删减等,讲述变动的意图,指导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进行调整优化。

二、教学案例全面落实新课标

本次会议有四位名师带来的公开课交流,对于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落实新课标给我们带来了启迪。北京四中的陈月艳老师带来的课题是高一《细胞学说》。刚看到会议日程安排时,我心里就嘀咕:这个课题我们平时就是让学生自主阅读,然后通过问题讨论交流,教师进行补充总结,能上出什么新意呢?然而,陈老师的课,让我用“惊叹”来形容,原来“细胞学说”的内容还可以这么上。上课伊始,陈老师用餐桌上的海参“真假辨认”导入,自然地引入细胞发现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显微观察,也渗透了新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这一生活化的导入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陈老师从解剖学开始,像讲故事般将细胞学说的发现过程娓娓道来。整个故事中,有人物、有情节、有背景、有“道具”,我想在场的人都沉浸在这个故事中,这是一种享受。这当然来源于陈老师对研究资料的广泛收集,对情节的有效串联。陈老师讲到她在2017年参观大英博物馆时,见到1665年罗伯特·胡克看到植物细胞所用的复式显微镜,就用相机拍下来作为教学资料,这启示我们时时处处做“有心人”。

复旦附中**老师带来的是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实验教学探究——《叶绿体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赵老师将我们平时的体验式教学上成了探究式教学,通过带领学生观察校园植物,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这可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本节课很好落实了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人大附中戴亚老师的课《其他植物激素》,也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现象,发现问题,进一步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了科学探究能力。

如何有效落实新课程标准,在课堂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这是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应认真思考的问题。希望通过我们的教学,使学生“吃的透、记得住、用的上”。

中学生物教学设计模板心得体会篇6

浅谈三维教育目标下的教学设计

一、生物教学设计概述

1、1 教学设计概念

1、1、1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种知识体系,是由赖格卢斯等学者提出,它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科学。它旨在达到预期教学最优化的教学行为。它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处方的一门科学,是对如何更好地帮助人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更清晰指南的一种理论。

1、1、2 教学设计的特性

? 有利于应用理论指导教师认识教学实践,展现教学应有的规律,如以什么样的进度和速度进行教学,如何保证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记忆等;

? 在教师对教材知识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梳理,以保证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对核心知识深入理解学习,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

? 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来保证教学设计中的“目标、策略、媒体、评价”等诸要素的协调一致,将学习者的特征分析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注重学习者的个别差异。综上,教学设计包含理论性、应用性、差异性三个特点。

1、2 生物教学设计概念

1、2、1 生物教学设计

生物教学设计就是对教学过程中“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有计划的安排,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对教学资源的和教学过程的规划设计,促进学生的学习。生物教学设计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同时生物教学设计重视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1、2.2 生物教学设计的类型

生物教学设计一般有三种类型:宏观的学期教学设计,中观的单元教学设计和微观的课时教学设计。它们是一个内在联系,统一的教学整体,为达到教学目标,最终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服务。

学期教学设计:又称学期教学计划,是新学期开始之前,由生物教师对生物课程制定,从系统整体上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然后经学校教研组集体讨论后交学校领导审核后执行。

单元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学期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特点,对构成单元的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进行专研。包括设计单元教学的目标和要求、确定单元知识结构和教学重点。一个单元中不同的内容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课时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是教师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它是教师上课的蓝图,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需要设计出达到教学目标的内容、方法、媒体、环境、时间等的具体安排。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设计在整个生物教学设计中既是前一段的结束,又是后一段的开始。

二、生物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

运用系统的思想,教学可以看作一个由若干个要素有机结合起来组成的,具有一定教学功能的系统。这些要素包括教师、学生、课程或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一个教学系统由教与学两个子系统组成。

从图可以知道,生物教学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研究:

第一,生物教学设计要研究教与学的关系。生物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课程或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着的若干个组成部分以一定结构方式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几个基本的结构性要素,是系统运行的前提,组成了生物教学系统的空间结构。其中,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核心的体系。在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矛盾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这一矛盾中,“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生物教学设计的研究中,要研究教师如何分析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也就是学习者当前对生物知识、技能、态度方面的水平和我们预期的目标之间的差异。

第二,生物教学设计要研究教与学的目标。生物教学设计不论是对生物学期课程的设计,还是对一个单元、一节课的设计,最终目的是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如何分析生物教学目标,使生物教学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是有效进行生物教学的必要条件,也是生物教学设计研究的重要问题。第三,教学设计要要就教与学的操作程序。生物教学论研究中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生物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分离,生物教学理论不能转化为对丰富多彩的生物实践产生直接指导意义的操作技术、方法、策略和模式。而生物教学设计恰恰有媒介的作用,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所以,如何将生物教学资原理和规律运用于生物教学实践是生物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生物教学设计要研究解决生物教学问题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成形式和学习结果等过程要素,这些过程性要素构成生物教学系统的时间结构。也就是说,生物教学设计要研究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操作程序问题。

三、三维教学目标下的生物教学设计

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以学生为本、加强STS教育、倡导探究性学习。

第一,“以学生为本”就是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以学生为本”就是课程的内容应该呈现多样性,应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本”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以便适应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学生的需要。“以学生为本”也就是教师在学习资源的分配上对待每一个学生应该是公平的。“以学生为本”也就是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的评价必须公正。

第二,“加强STS教育”的的理念是期望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能够在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探究方法与技能、科学技术与社会、生物学知识与技能多方面得到发展。

第三,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学习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学会科学研究需要的各种技能,领悟科学观念,培养科学精神。

四、三维教学目标下的生物教学设计特点

传统的教学设计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目标的设计过于强调对知识的认知,教学过程的设计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等等问题。而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学设计理念就需要更新。三维教学目标即可以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掌握生物知识和技能,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那么,三维教学目标下的教学设计就需要具备一些特点。

第一,教学目标设计的更新。从知识本位到注重发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是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共同框架,要具体落实到每一节课上,使学科知识的增长过程同时成为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不仅要承认差异性,而且要辩证地对待,把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资源开发。在三维目标的设计上要有一定的“弹性区间”,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得,有所长。

第二,教学内容设计理念的更新。在教学内容上要体现基础性、现代性、综合性的统一,生物教学内容必须加强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渗透STS教育,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现有条件,从丰富的课程资源中去选择教学内容,然后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这些内容进行加工与组织,使它们更容易让学生学习和理解。

第三,教学过程设计理念的更新。从以教为本到主体参与。一方面,教师要把学生看成真正的学习为主体,认真研究学习的起点,根据学生实际起点确定教学起点、过程,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教师要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通过教学活动都有不同的提高。

第四,教学方式设计理念的更新。从单向灌输到情境构建。课堂教学设计要为学生进行知识构建创造情境性和协作性的学习环境,从而推动其在建构的过程中获得发展。既要创设问题情境又要创设协作情境。

第五,教学设计观的更新。从静态预设到动态生成。三维教学目标下的教学设计需要师生共同实施、开发和创造课程的过程,是实现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设计应有灵活性。

第六,多种课程资源的整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生物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如报纸、杂志、书刊等。这些课程资源与生物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把握教学需要,合理选择其他课程资源。

第七,生物教学评价体系的更重建。在评价目标上,既要评价学生生物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在评价功能上,评价的重要功能是激励、诊断与发展。在评价标准上,要制定综合评价标准,综合地,积极地、真实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在评价类型上,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或小组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参考文献

[1] 张迎春.《中学生物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J].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 刘恩山.中学生物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4] 徐英俊.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教学设计 模板 中学生物教学设计模板心得体会怎么写 中学生物教学设计模板心得体会范文 中学生物教学设计模板心得体会总结 中学生物教学设计案例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案例与评析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模板 中学生物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 中学生物教学设计基本要求 初中生物课程教学设计与说课心得体会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范文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