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网络诈骗的调研报告(7篇)

篇一:关于大学生网络诈骗的调研报告

  

  关于电信诈骗调查报告范文五篇

  调查,是一个中文单词,拼音是diagraveochá它意味着理解检查。解释是为了调查情况。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电信诈骗调查报告的文章5篇

  ,欢迎品鉴!

  动作,如发现在办业务的过程中频繁的接听电话,神色慌张等现象的要及时的和客户沟通,以免客户不必的损失。

  3、在平时办业务时,要向客户普及金融知识,防止金融诈骗,加大防备诈骗案件的宣告道育力度,培养客户的防备意识和警戒性。办理取现、转账等业务时候,养成给客户填写安全提醒单和防止金融诈骗单的习惯,这样既能提醒客户又能保给我们自身加上一条安全线。

  发送含木马病毒邮件等方式,把病毒程序置入计算机内,一旦客户用这种中毒的计算机登录网上银行,其账号和密码也可能被不法分子所窃取,造成资金损失。

  2、网络购物类诈骗

  是指在互联网上因买卖商品而发生的诈骗案件:

  —骗子以未收到货款或提出要汇款到一定数目方能将以前款项退还等各种理由迫使事主多次汇款。

  —骗子以种种理由拒绝使用网站提供的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比如谎称账户最近出现故障或不使用支付宝,要收手续费,可以再给你算便宜一些等理由,诱骗事主使用先汇款后交货的不安全交易方式。

  —骗子用假冒、劣质、低廉的山寨产品冒充名牌商品,事主收货后连呼上当,叫苦不堪。

  二、冒充熟人诈骗

  部分大学生到异地求学,使得不法分子趁机利用父母的担心进行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骗子自称是学生的某位老师,常以学生生病,急需住院或手术为由,要求家长汇款。

  冒充QQ好友借钱--骗子使用黑客程序破解用户密码,然后张冠李戴冒名顶替向事主的QQ好友借钱,要先与朋友通过打电话等途径取得联系,防止被骗。

  三、网上中奖诈骗

  当您登陆QQ或打开邮箱时是否会收到一些来历不明的中奖提示,不管内容有多么逼真诱人,请您千万不能相信,更不要按照所谓的咨询电话或网页进行查证,否则您将一步步陷入骗局之中。

  四、特别提醒

  面对以上形形色色的网络诈骗手段,应该如何有效地识别、应对和防范?别着急,警方给您支招:

  1、不要主动与对方联系,拨打所谓的咨询电话,这样只能使您一步步上钩。

  2、不要过分依赖网络,遇到有人借款,要牢记不决断晚交钱,睡一觉过一天,再找亲人谈一谈。

  3、诈骗过程中,犯罪分子往往会利用人的恐慌心理,制造紧张气氛,不停地变换角色,让你来不及分辨真假,并催促你办理。一旦发觉对方可能是骗子,马上停止汇款,不再继续交钱,防止扩大损失。

  4、马上进行举报,可拨打官网客服电话、辅导员等向有关部门进行求证或举报。

  最后提醒大家,不管是现实诈骗还是网络诈骗,骗子最终的核心或者是共同点都是一个骗字,只要我们多加强预防心理,切实做到三不一要:不轻信、不透露、不转帐;要及时报案。

  为政法机关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课题。

  一、电信诈骗的特点

  (一)诈骗手段多样化近期犯罪分子以电话为平台实施诈骗的形式多种多样,手段也日益翻新。根据我们所办理的案件及媒体的相关报道来分析,犯罪分子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诈骗:一是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二是冒充电信等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以电信欠费、送话费、送奖品为由进行诈骗;三是冒充被害人的亲属、朋友:编造生急病、发生车祸等意外急需用钱,或称被害人家人被绑架索要赎金为名等事由骗取被害人财物;四是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假称被害人银联卡在某地刷卡消费为名,诱骗被害人转帐实施诈骗等。

  (二)集团作案组织化该类案件单打独斗的少,组织化程度高,犯罪分子以诈骗为常业,有固定的诈骗窝点,作案时分工明确、组织严密,且大都使用假名,呈现明显的集团化、职业化特点。

  (三)作案技术科技化犯罪分子首先通过有关手段套取到被害人家庭固定电话的开户资料后,再利用高科技手段使被害人的电话来电显示出拨打过来的电话确实是110或12315或电信10000或13800138000等常见的业务电话,或是被害人熟悉的亲友的电话,使被害人相信对方确实是公安、工商或是电信和移动公司的工作人员或是自己的亲友,从而放松警惕。作案手段涉及计算机黑客、网络电话、U盾转帐等技术,并运用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控制了被害人的心理后,远程掌控其行为,致使其上当受骗。

  (四)作案手段隐蔽化犯罪分子往往只通过电话或短信的方式与被害人进行联系,从不直接和被害人见面,电信诈骗的组织者几乎从来不抛头露面,即使到银行提取或转移诈骗所得的款项也从不出面,而是指使手下的人或是以较高的报酬雇请不明真相的群众去进行转移赃款的活动,使侦查机关即使找到相关线索也很难准确的进行抓捕。

  (五)社会危害剧烈化该类案件的诈骗范围广,诈骗数额大,动辄就是几十上百万,使受害人蒙受巨大财产损失,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相对于普通诈骗中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诈骗,电信诈骗表现出来的是面对整个电话用户或者特定户群体的诈骗,其诈骗行为的实施并不是特意针对特定对象,而是广泛散布诈骗信息,等待受害者上钩。这种方式带来的后果,往往是大批的电话用户上当受骗,涉案数额往往很大,其对社会的危害极其严重。

  二、电信诈骗的定性分析

  从电信诈骗的诈骗手段来看,主要是触犯了两个罪名。第一个罪名是普通诈骗罪,也就是《刑法》第266条,第二个罪名是招摇撞骗罪,也就是《刑法》第279条。诈骗罪,是指以不法所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行为。①从电信诈骗的行为方式来看,犯罪分子都是采用了虚构事实的手段,使被害人自愿将财产交付(主要是以转帐的方式)于犯罪人,从而达到非法占有的目的,其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招摇撞骗罪,是指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以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包括军人)的身份进行欺诈活动,从而谋取非法利益。其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不具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却故意假冒该身份。那么对于这种行为该如何定性?这里就涉及到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的区别问题。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客观要件和侵犯的客体不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而招摇撞骗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并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不法利益。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而招摇撞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它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也侵犯了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还有人认为两者的主观要件不同,招摇撞骗罪原则上不包括骗取财物的目的,而诈骗罪以不法所有他人财物为目的,但在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过程中,偶然骗取少量财物的,不影响本罪的认定,但本罪不包括骗取数额巨大财物的情况。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招摇撞骗罪包括骗取财物,而且指出在招摇撞骗中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情况下,本罪与诈骗罪之间存在法条竞合关系,应当按照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适用法条。③我们认为,从严格意义上的罪刑法定原则来分析,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电信诈骗的,应当定招摇撞骗罪。

  三、办理电信诈骗罪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电信诈骗犯罪属于智能型犯罪,犯罪分子反侦查意识强,犯罪手段隐蔽性技术性强,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往往造成取证难、抓捕难、定性难、追赃难、打击难。

  (一)因犯罪分子作案手段隐蔽,导致取证难电信诈骗作案中,犯罪嫌疑人一般不会与被害人直接见面或直接接受现金,多是通过汇款或者转帐方式获得赃款,因此被害人无法直接指证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往往也自恃没有被害人直接指认而拒不认罪。犯罪嫌疑人接收被骗钱款的银行帐户,也往往是犯罪分子购买伪造的身份证后到银行开立的帐户,或者直接从他人手中购买以他人名义开立银行帐户,或者通过支付一定的报酬请不知情的普通群众开设帐户,多个帐户交替、循环使用,且每个帐户使用较短时间甚至一两次后就不再使用,导致跟踪追查取证比较困难。即使抓到了有关犯罪嫌疑人,获取的证据中直接证据少,一般都是间接证据,难以形成证据锁链,难以揭示案件全貌。

  (二)因犯罪分子的流动性强,且反侦查能力较强,导致抓捕难

  首先,犯罪分子为了逃避法律或者降低风险,一般都不使用固定电话,联系工具多为无开户资料或不以实名注册开户的手机或网络电话,因此锁定具体的作案地点与作案人有很大难度;其次,犯罪分子普遍采用异地作案、异地诈骗、异地跨行甚至跨国取款的方式,地域流动性大;最后,在有些团伙诈骗作案中,多数成员间并不熟悉,一般都使用绰号或假名,犯罪分子之间多是单线联系,只和自己的上下家联系,甚至在遥控指挥下,分工明确,只做自己被安排的事情,如有人只负责打电话欺骗被害人,有人负责转移钱款,另外有人专门负责到银行取款,这导致公安机关很难将涉案人员一网打尽。

  (三)因为现行法律的不完善,导致定性和处理难一是由于我国刑法中没有专门规定电信诈骗犯罪,只能结合《刑法》第266条普通诈骗犯罪的刑法条文进行定罪及处罚。但是,有些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利用电话诈骗时,也有用伪造的身份证开办银行帐户、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等行为,这些手段行为是否同时涉嫌其他犯罪,是否需要数罪并罚,值得探讨。二是犯罪金额与共同犯罪的主从犯问题有时难以认定,导致量刑有一定难度,电话诈骗犯罪针对的一般是不特定的电话用户,其受害者在地域上的分布往往十分广泛,一些被骗金额小的受害者并不愿意主动报案,因此往往难以核定具体的涉案金额。三是有些团伙成员不是主犯,虽有共同诈骗的犯意,但对其他成员单独作案所得的金额是否需要负责也值得探讨。

  四、电信诈骗的防范与打击对策

  鉴于电信诈骗的巨大危害性,因此,作为普通民众,应当注重防范自己被骗;作为国家机关,更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对此种诈骗行为进行防范和严厉打击。

  (一)民众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1.不贪婪:不要轻信中奖的电话和短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接到不明身份的人员发过来的所谓中奖短信时,不要急于兑奖,更不要急于按对方的指示支付给对方款项。

  2.不轻信:不要相信任何紧急通知。不要拨打ATM自动取款机旁的任何紧急通知上的所谓银行值班电话。当取款中发生事故或者ATM机故障时,应拨打银行正规的客服热线请求帮助。警惕短信诈骗行为,对短信中透露的相关信息如有疑问,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核实账户信息,不要独自做出判断急于转账,也不要轻易将卡号、存款密码等告知他人。银行、司法部门都不会通过电话询问群众家中存款密码,以及要求转账等。

  3.多防范:对于来历不明的电话要谨慎小心,防止坏人借机诈骗。如接到猜猜我是谁这种电话时,不要急于说出对方的名字也不要透露自己更多的信息,要叫他说出自己的姓名还有和你的关系,如若对方仍然不说,可以不予理睬,如若对方可以准确说出朋友、亲戚的名字和与自己的关系,也要通过共同相识的朋友加以核实。对于嘟一声就挂掉的不明电话,一般情况下不要回拨。如有人以电信工作人员或冒充民警打电话调查欠费并索要个人信息的,千万不要急于转账或透露个人信息,要通过正常渠道核实电话是否欠费,核实对方的身份,或者及时拨打110进行报警、咨询。

  (二)打击电信诈骗的对策

  1.加大电信、金融等容易被犯罪分子冒名关联部门的安全防控力度。电话诈骗犯罪中,认定犯罪嫌疑人作案的重要证据有短信、通话清单、银行取款凭证、监控录像等,以上证据时效性比较强、容易灭失。因此,电信部门要加强对违法短信、不明来源的电话及违法网站的监管,对群发量巨大的短信内容进行过滤检查,通过屏蔽等技术切断违法短信、网站传播渠道,从源头上遏制。金融部门要加强对交易异常的银行帐户监管,以及存取款环节、特别是自动取款机的录像监控设备的维护。

  2.加大科技强警与打击力度,提高案件侦破率。当前,利用电话实施诈骗的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越来越先进,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因此,要加大科技强警力度,对该类诈骗特别要注重研究、采用、开发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各类行业产品及电话定位、追踪等技术,以便迅速锁定作案人员,有效采集与保存相关证据。同时,要加大对该类案件的查处力度,克服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麻痹心理以及证据难获取、破案有难度的畏惧心理,形成高压打击态势,遏制该类犯罪的发生。

  3.规范银行的帐户管理制度。从现有的电信诈骗案件来看,几乎每一件电信诈骗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都是将诈骗得来的款项通过银行转帐的方式转移赃款,因此,要加强对银行帐户的监控与管理。

  4.完善立法、重点打击。从现有的法律规定来看,电信诈骗行为可能触犯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诈骗罪的最高刑期为无期徒刑,而招摇撞骗罪的最高刑期只有十年有期徒刑,如果对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电信诈骗都以招摇撞骗罪定罪处罚,当其诈骗数额达到特别巨大时,就有可能出现量刑不均衡的现象。而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明显大于普通诈骗,对于社会危害性大的犯罪反而处以较轻的刑罚,显然罚不当其罪,既不利于打击犯罪,也会造成量刑不公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完善当前的相关法律制度,加大对于电信诈骗的惩罚力度。

  动,公司党委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保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基础,本着行业部门技术业务特征为着力点,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主动作为,迅速有力,采取有效的打击办法与技术措施,全面落实了打击治理活动,竭力推动了活动有效开展,效果显著,成绩裴然。

  一、党委重视、成立组织。

  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总经理贝学斌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综合治理领导组;为有效开展打击防范电信诈骗综合治理有效性和组织保障,及时转发并制定了具体的打击信息诈骗行动方案与措施,严格按照市委和政发委和上级主管部门会议精神和行动方案要求,规定内容不走样,在自主安排的内容中,我们措施紧密结合通信信息支撑和技术优势,做出了既有行业特征进行治理,又通过对典型信息诈骗的犯罪作案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具体防范措施;各技术业务部门主动出击,紧密跟踪,密切注意往来通信业务进出入端口,业务异常变动,遇有特殊情况,立即汇总汇报,做到有组织、有秩序、有预案,活动开展有力、有序、有效。

  二、技术优势,追根求源。

  公司打击办公室各成员单位,特别是业务部门,根据本部门技术特征,各司其职,突出特色,一旦发现犯罪嫌疑及时报告打击办公室,及时汇总、分析整理信息,找出诈骗的犯罪信息依据,对有犯罪嫌疑,证据确凿,及时报告,及早防范,保障信息安全。

  三、积极配合、整体动作。

  各部门通力协作,互通有无、制定防范技术方案,整合资源,落实责任,网运部整合后端技术支撑部门的优势力量,探求从技术手段,刨析可疑信息、大批量信息,从中研究其异常来源和批量分析,并通过网络优势,判断信息策源地,判断信息始作俑者的出入地网址等;号码百事运营和客户服务中心,利用信息平台和人工信息呼叫等多种方式,寻找信息发布资源,分析是否存在诈骗嫌疑,总之,从组织、制度、责任把专项行动,变成为日常监管,始终把综合治理作为电信企业的一项重要社会义务与责任。

  四、整合信息、发挥专长。

  充分利用自由渠道、门户网站、公益短信等传播形式,多形式、多管道、多侧面的进行防范电信诈骗活动宣传,我制作了宣传防范信息诈骗宣传手册2500册,分发17个农村电信支局,在营业场所向用户宣传防范信息诈骗,提高防范技能和意识,在公司主要显著位置张贴大幅标语,利用网络向社会发布防诈骗典型案例,教育公众,提醒公众,时刻警惕不法分子的非正常信息,利用信息平台向用户发布防信息诈骗信息上万条,做流动电子宣传广告牌多处,时间周期半个月之多,集中行业优势,把握自身特色,主动出击协助综联兄弟单位,做好信息收集整理、分析通报工作,协助兄弟单位做好信息诈骗宣传教育工作,为打好防信息诈骗活动,公司做出应尽的社会义务与责任。

  五、强化宣教、立足长远。

  不仅在当前活动,积极行动,而且在实践中,摸索打击信息诈骗手段的长效机制,通过把活动,变成日常监管、通过短期宣传教育,到成为日常常识教育,普及大众对其危害性的认识,从根本上提高公众的防诈骗意识与技能,才能保障打击防范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及时、长久。

  努力发挥出自己的应有作用。当前随着网络、电信技术的日益飞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借助网络、电信等媒介实施各种诈骗活动,打击和防范诈骗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话题,一方面,警方要重拳出击,打击不法活动,另一方面,就要靠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提高基本的防范意识和识破诈骗的能力。特别是对于我们大学生朋友而言,要学习一定的防范诈骗的基本知识,提高防范诈骗的基本能力,遇到实际问题,忌盲目,多思考,千万不要被某些假象所迷惑。防人之心不可无,一旦涉及到钱财,就要万分谨慎,多加小心。万骗不离其宗,不管是现实诈骗还是网络诈骗,骗子最终的核心或者是共同点都是一个骗字,只要我们多加强预防心理,切实做到三不一要:不轻信、不透露、不转帐;要及时报案。犯罪分子都是利用受害人趋利避害和轻信麻痹电的心理,诱使受害人而实施诈骗犯罪活动,为此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防止受骗。要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白掉的馅饼,就算掉了你也捡不到。总之,一定要提高警惕。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篇二:关于大学生网络诈骗的调研报告

  

  网络诈骗调查报告2016全国人大常委会7日表决通过网络安全法。三审稿特别增加了惩治网络诈骗的有关。

  今年以来,徐玉玉案等一系列电信网络诈骗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网络安全法如何从立法层面上回应公众关切,遏制网络诈骗的蔓延?“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权威专家。

  焦点1:如何规范个人信息收集行为?保护用户权益并确立边界

  法律规定网络安全法第四十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对其收集的用户信息严格保密,并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

  第四十一条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背景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16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显示,从2015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的一年间,我国网民因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915亿元,人均133元。

  “网络诈骗的源头,首先是收集个人信息门槛很低。”北京数字认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詹榜华认为,网上购物、发邮件、买房、求学等行为会不经意“出卖”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电话、住址等个人信息。网络诈骗的发生,一般会经历个人信息被收集、遭泄露、被买卖、最后被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等环节。

  专家解读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周汉华说,新出台的网络安全法强调网络运营者要对收集的用户信息严格保密。“一定程度上确定了‘被遗忘权’,也就是说网络运营者收集了我的信息,我有权要求他删除或者是更正,这是很大的一个进步。”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说,法律中的一个亮点是强调了收集个人信息的边界,“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比如地图导航软件需要用户的物理位置,这是功能性要求,可以满足;但如果要用户提供姓名和身份证号,就属于不必要了。

  焦点2:如何斩断信息买卖利益链?未经同意提供、出售个人信息违法

  法律规定第四十二条规定,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第四十四条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背景11月6日,记者通过聊天软件添加了网名叫“信息”的网友,他的个人签名里写着“出售全国孕妇、新生儿联系方式,线上线下销售利器,详谈。”记者提出购买一些新生儿的信息,“信息”表示,自己有几十万条此类信息,新生儿信息包含生日和家长电话,北京地区的一块钱一条,济南市五毛钱一条。

  专家解读“有利可图,有买就有卖,要堵住这个漏洞,只能依靠法律。”左晓栋认为,网络安全法对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了专业的要求,加大了保护力度。作为一个上位法,有助于今后制定相关管理和实施。

  周汉华表示,针对徐玉玉案这类典型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草案在三审时加入了不得设立用于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不得利用网络发布涉及实施诈骗等内容。

  焦点3:个人信息泄露如何补救?运营者要告知并报告

  法律规定第四十二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毁损、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信息泄露、毁损、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背景刚登记房屋业主信息,各种租房、装修等电话随即而至;网上平台购买机票、商品,下单付款后就收到改签、取消等诈骗短信。各类网络电信骚扰、诈骗,令人不堪其扰,防不胜防。

  各类网络诈骗,尤其是精准诈骗,源头都是个人信息泄露。山东大学生徐玉玉被骗猝死案件中,不法分子作案是攻击山东高考网上报名信息系统,植入木马病毒,盗取大量考生报名信息。

  专家解读中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副所长荆继武说,政府部门与市场机构一旦出现安全漏洞或者“内鬼”盗取,容易造成大量个人信息泄露。不少人在对个人信息已泄露毫不知情状态下,听到不法分子准确说出其姓名、住址等个人信息,就极易听信被骗。

  周汉华等专家表示,网络安全法中首次明确个人信息数据泄露制度,使当前个人信息泄露无法彻底杜绝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告知可能受到影响的用户,增强用户对相关诈骗行为的警惕性。这也将倒逼相关机构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降低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焦点4:如何对网络诈骗溯源追责?重罚甚至吊销执照

  法律规定第六十四条规定,网络运营者、网络产品或者服务的提供者侵害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

  法所得的,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

  背景今年1至9月,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7.7万起,查处违法犯罪人员4.3万名,同比上升2.3倍,收缴赃款、赃物价值人民币23.4亿元,为群众避免损失47.5亿元。

  一位基层公安办案人员介绍,网络电信诈骗犯罪成本低,团伙老板租一个小办公室,准备几台电话和电脑,花几百元买来个人资料,雇几个业务员,就能实施诈骗。在实践中,电信诈骗类案件常会出现涉案金额大、认定金额低的情况,难以做到罪刑相等。

  专家解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网络安全法对哪些网络行为应当受到处罚进行了规范,尤其是强调了网络运营者等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主体责任”,除了罚款,关闭网站、吊销执照的威慑力更大。

  专家建议,目前涉及电信网络诈骗的个人信息保护等问题还分散于刑法等法规中,建议考虑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根治电信网络诈骗。

篇三:关于大学生网络诈骗的调研报告

  

  word网络电信诈骗分析调研报告

  近年来,借助电信技术手段进展诈骗犯罪案件呈上升态势,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诈骗金额越来越大,社会影响越来越恶劣,给社会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电信诈骗犯罪进展了重点防治和打击,但是电信诈骗现象并未得到有效抑制,案件时有发生,因此,如何防X、打击电信诈骗已成为政法机关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课题。

  一、电信诈骗的特点

  〔一〕诈骗手段多样化近期犯罪分子以

  为平台实施诈骗的形式多种多样,手段也日益翻新。根据我们所办理的案件与媒体的相关报道来分析,犯罪分子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展诈骗:一是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展诈骗;二是冒充电信等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以电信欠费、送话费、送奖品为由进展诈骗;三是冒充被害人的亲属、朋友:编造生急病、发生车祸等意外急需用钱,或称被害人家人被绑架索要赎金为名等事由骗取被害人财物;四是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假称被害人银联卡在某地刷卡消费为名,诱骗被害人转帐实施诈骗等。

  1/word〔二〕集团作案组织化该类案件单打独斗的少,组织化程度高,犯罪分子以诈骗为常业,有固定的诈骗窝点,作案时分工明确、组织严密,且大都使用假名,呈现明显的集团化、职业化特点。

  〔四〕作案手段隐蔽化犯罪分子往往只通过

  或短信的方式与被害人进展联系,从不直接和被害人见面,电信诈骗的组织者几乎从来不抛头露面,即使到银行提取或转移诈骗所得的款项也从不出面,而是指使手下的人或是以较高的报酬雇请不明真相的群众去进展转移赃款的活动,使侦查机关即使找到相关线索也很难准确的进展抓捕。

  〔五〕社会危害剧烈化该类案件的诈骗X围广,诈骗数额大,动辄就是几十上百万,使受害人蒙受巨大财产损失,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相对于普通诈骗中“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诈骗,电信诈骗表现出来的是面对整个

  用户或者特定户群体的诈骗,其诈骗行为的实施并不是特意针对特定对象,而是广泛散布诈骗信息,等待受害者上钩。这种方式带来的后果,往往是大批的用户上当受骗,涉案数额往往很大,其对社会的危害极其严重。

  二、电信诈骗的定性分析

  2/word从电信诈骗的诈骗手段来看,主要是触犯了两个罪名。第一个罪名是普通诈骗罪,也就是《刑法》第266条,第二个罪名是招摇撞骗罪,也就是《刑法》第279条。诈骗罪,“是指以不法所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行为。〞①从电信诈骗的行为方式来看,犯罪分子都是采用了虚构事实的手段,使被害人自愿将财产交付〔主要是以转帐的方式〕于犯罪人,从而达到非法占有的目的,其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招摇撞骗罪,“是指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展招摇撞骗,以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包括军人〕的身份进展欺诈活动,从而谋取非法利益。其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不具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却故意假冒该身份。那么对于这种行为该如何定性?这里就涉与到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的区别问题。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客观要件和侵犯的客体不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而招摇撞骗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并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不法利益。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而招摇撞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它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也侵犯了国家机关的威信与其正常活动。还有人认为两者的主观要件不同,“招摇撞骗罪原如此上不包括骗取财物的目的,而诈骗罪以不法所有他人财物3/word为目的,但在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过程中,偶然骗取少量财物的,不影响本罪的认定,但本罪不包括骗取数额巨大财物的情况〞。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招摇撞骗罪包括骗取财物,而且指出“在招摇撞骗中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情况下,本罪与诈骗罪之间存在法条竞合关系,应当按照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如此适用法条。〞③我们认为,从严格意义上的罪刑法定原如此来分析,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展电信诈骗的,应当定招摇撞骗罪。

  三、办理电信诈骗罪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电信诈骗犯罪属于智能型犯罪,犯罪分子反侦查意识强,犯罪手段隐蔽性技术性强,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往往造成“取证难、抓捕难、定性难、追赃难、打击难〞。

  〔一〕因犯罪分子作案手段隐蔽,导致取证难

  电信诈骗作案中,犯罪嫌疑人一般不会与被害人直接见面或直接承受现金,多是通过汇款或者转帐方式获得赃款,因此被害人无法直接指证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往往也自恃没有被害人直接指认而拒不认罪。犯罪嫌疑人接收被骗钱款的银行某某,也往往是犯罪分子购置伪造的某某后到银行开立的某某,或者直接从他人手中购置以他人名义开立银行某某,或者通过支付一定的报酬请不知情的普通群众开设某某,多个某某交替、循环使用,且每个某某使用较短时间甚4/word至一两次后就不再使用,导致跟踪追查取证比拟困难。即使抓到了有关犯罪嫌疑人,获取的证据中直接证据少,一般都是间接证据,难以形成证据锁链,难以揭示案件全貌。

  〔二〕因犯罪分子的流动性强,且反侦查能力较强,导致抓捕难

  首先,犯罪分子为了逃避法律或者降低风险,一般都不使用固定,联系工具多为无开户资料或不以实名注册开户的手机或网络,因此锁定具体的作案地点与作案人有很大难度;其次,犯罪分子普遍采用异地作案、异地诈骗、异地跨行甚至跨国取款的方式,地域流动性大;最后,在有些团伙诈骗作案中,多数成员间并不熟悉,一般都使用绰号或假名,犯罪分子之间多是单线联系,只和自己的上下家联系,甚至在遥控指挥下,分工明确,只做自己被安排的事情,如有人只负责打

  欺骗被害人,有人负责转移钱款,另外有人专门负责到银行取款,这导致公安机关很难将涉案人员一网打尽。

  〔三〕因为现行法律的不完善,导致定性和处理难

  一是由于我国刑法中没有专门规定电信诈骗犯罪,只能结合《刑法》第266条普通诈骗犯罪的刑法条文进展定罪与处罚。但是,有些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利用

  诈骗时,也有用伪造的某某开办银行某某、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等行5/word为,这些手段行为是否同时涉嫌其他犯罪,是否需要数罪并罚,值得探讨。二是犯罪金额与共同犯罪的主从犯问题有时难以认定,导致量刑有一定难度,诈骗犯罪针对的一般是不特定的用户,其受害者在地域上的分布往往十分广泛,一些被骗金额小的受害者并不愿意主动报案,因此往往难以核定具体的涉案金额。三是有些团伙成员不是主犯,虽有共同诈骗的犯意,但对其他成员单独作案所得的金额是否需要负责也值得探讨。

  四、电信诈骗的防X与打击对策

  鉴于电信诈骗的巨大危害性,因此,作为普通民众,应当注重防X自己被骗;作为国家机关,更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对此种诈骗行为进展防X和严厉打击。

  〔一〕民众如何防X电信诈骗

  1.不贪婪:不要轻信中奖的和短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接到不明身份的人员发过来的所谓中奖短信时,不要急于兑奖,更不要急于按对方的指示支付给对方款项。

  2.不轻信:不要相信任何“紧急通知〞。不要拨打ATM自动取款机旁的任何“紧急通知〞上的所谓“银行值班

  〞。当取款中发生事故或者ATM机故障时,应拨打银行正规的客服热线请求帮助。警惕短信诈骗行为,对短信中6/word透露的相关信息如有疑问,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核实账户信息,不要独自做出判断急于转账,也不要轻易将卡号、存款密码等告知他人。银行、司法部门都不会通过

  询问群众家中存款密码,以与要求转账等。

  3.多防X:对于来历不明的要慎重小心,防止坏人借机诈骗。如接到“猜猜我是谁〞这种

  时,不要急于说出对方的名字也不要透露自己更多的信息,要叫他说出自己的某某还有和你的关系,如假如对方仍然不说,可以不予理睬,如假如对方可以准确说出朋友、亲戚的名字和与自己的关系,也要通过共同相识的朋友加以核实。对于“嘟〞一声就挂掉的不明,一般情况下不要回拨。如有人以电信工作人员或冒充民警打

  调查欠费并索要个人信息的,千万不要急于转账或透露个人信息,要通过正常渠道核实

  是否欠费,核实对方的身份,或者与时拨打“110〞进展报警、咨询。

  〔二〕打击电信诈骗的对策

  1.加大电信、金融等容易被犯罪分子冒名关联部门的安全防控力度。

  诈骗犯罪中,认定犯罪嫌疑人作案的重要证据有短信、通话清单、银行取款凭证、监控录像等,以上证据时效性比拟强、容易灭失。因此,电信部门要加强对某某短信、不明来源的与某某的监管,对群发量巨大的7/word短信内容进展过滤检查,通过屏蔽等技术切断某某短信、传播渠道,从源头上遏制。金融部门要加强对交易异常的银行某某监管,以与存取款环节、特别是自动取款机的录像监控设备的维护。

  2.加大科技强警与打击力度,提高案件侦破率。当前,利用

  实施诈骗的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越来越先进,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因此,要加大科技强警力度,对该类诈骗特别要注重研究、采用、开发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各类行业产品与

  定位、追踪等技术,以便迅速锁定作案人员,有效采集与保存相关证据。同时,要加大对该类案件的查处力度,克制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麻痹心理以与证据难获取、破案有难度的畏惧心理,形成高压打击态势,遏制该类犯罪的发生。

  3.规X银行的某某管理制度。从现有的电信诈骗案件来看,几乎每一件电信诈骗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都是将诈骗得来的款项通过银行转帐的方式转移赃款,因此,要加强对银行某某的监控与管理。

  4.完善立法、重点打击。从现有的法律规定来看,电信诈骗行为可能触犯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诈骗罪的最高刑期为无期徒刑,而招摇撞骗罪的最高刑期只有十年有期徒刑,如果对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电信诈骗都以招摇撞8/word骗罪定罪处罚,当其诈骗数额达到特别巨大时,就有可能出现量刑不均衡的现象。而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明显大于普通诈骗,对于社会危害性大的犯罪反而处以较轻的刑罚,显然罚不当其罪,既不利于打击犯罪,也会造成量刑不公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完善当前的相关法律制度,加大对于电信诈骗的惩罚力度。

  9/9

篇四:关于大学生网络诈骗的调研报告

  

  “网络诈骗”调查报告

  “网络诈骗”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2008年

  5月

  17日是世界电信不信息社会日,主题是“通信技术惠及残疾人”。AA科技频道在围绕这一主题迚行访谈和策划报道的基础上,加强了对目前信息社会上尚存的一些丌和谐因素的调查和报道。

  从

  2008年

  5月

  7日开始,至

  2008年

  5月

  19日止,AA科技依靠强大的客户端优势,调劢网友积极参不互劢调查,对目前尚存的丌和谐因素迚行了投票调查,一共涉及“垃圾短信”、“响一声电话”、“网络诈骗”、“垃圾邮件”、“流氓软件”、“网络病毒”、“网络隐私”七大话题,累计投票总数达

  *****票。其中,“响一声电话”调查参不度最高,达到

  *****票。

  二、调查时间

  2008年

  5月

  7日至

  2008年

  5月

  19日。

  调查方式

  网络有奖调查,凡参不调查者,均有可能获得

  AAQ币戒公仔。

  四、参与调查投票数

  *****票。

  五、调查基本结论:

  根据网友调查数据(下文有详细数据)和综合调查,AA科技得出如下结论:

  1、高达

  91.98%的网友都曾经遇到过网络诈骗;

  2、“中奖陷阱”仍是互联网上,最常见的诈骗形式;

  3、95.74%的网友表示网络生活被网络诈骗所影响;

  4、80.58%的网友没有上当受骗的经历;

  5、选择丼报网络诈骗行为的网友只占

  26.87%。

  六、报告核心内容

  1、网络诈骗释义:

  网络诈骗,就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拟事实戒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2000年

  12月

  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其中规定,利用互联网迚行诈骗构成犯罪的,将依照刑法

  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一般诈骗案件金额在

  2000元以上的,立为刑事案件;2000元以下的,立为治安案件。所以,即便网络诈骗的金额再小,也是触犯法律的犯罪行为。

  2、网络诈骗现状:

  随着网络经济的迅速增长,网络交易安全等问题也日益凸显,网络陷阱丌断,20XX全国互联网投诉

  60多万件,位居服务投诉增长幅度之首;网络不信息安全形势严峻,黑客攻击事件时有发生。类似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数据显示,2007年北京警方共接报网络诈骗案件

  2000多起,案值少则百余元,多则几千元。受骗者半数以上是

  20岁到

  30岁的年轻人,以职员和学生居多。

  据北京警方介绍,目前最普通的诈骗方式是“中奖”,骗子会提供一个银行账号,以中奖需要缴纳税费、保证金、邮寄费、手续费等多个名目,让事主汇钱。此外,骗子还经常向游戏玩家兜售虚拟货币戒游戏道具等虚拟用品,玩家汇钱后,骗子就消失了。骗子也常常利用“网络购物”迚行诈骗,幵通过更换网络号码、银行账号、电话号码戒使用铁通、网通的“一号通”虚拟捆绑电话,给警方破案造成难度。

  网络诈骗金额通常仅数百元,事主嫌麻烦往往丌报案,一些案件丌够警方刑事案件立案标准,骗子很容易逃避打击。

  3、调查核心内容:

  (1)高达

  91.98%的网友都曾经遇到过网络诈骗

  参不投票的*****名网友中,表示“偶尔遇到网络诈骗的”占

  56.18%,“经常遇

  到网络诈骗”的占

  35.79%,只有

  8.02%的网友声称“从没遇到过网络诈骗”。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高达

  91.98%的网友都曾经遇到过网络诈骗,反映出这一现象在互联网领域的普遍性。

  (2)“中奖陷阱”仍是互联网上,最常见的诈骗形式

  从调查数据看,72.57%的网友遭遇的主要是“中奖陷阱”,9.89%的网友认为“网络购

  物诈骗”是自己所遭遇的主要网络陷阱,“虚拟游戏装备诈骗”和“网络钓鱼”分别排在第三和第四位。

  可见,“中奖陷阱”仍是互联网上,最常见的诈骗形式。同时,在网络购物领域,也存在丌小的问题。

  (3)95.74%的网友表示网络生活被网络诈骗所影响

  有

  93.06%的投票网友表示,对网络诈骗非常厌烦。同时,由于网络诈骗的存在,36.03%的网友表示自己的网络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59.71%的网友表示,网络诈骗对自己是一种困扰,只有

  4.26%的网友表示对此感到“无所谓”。

  约

  95.74%的网友表示,自己的网络生活被网络诈骗所影响。这无疑对于中国互联网的普及和迚步是一个障碍。

  (4)80.58%的网友没有上当受骗的经历

  可喜的是,80.58%参不投票的网友自豪的表示虽然遭遇过网络诈骗,“但聪明的我没上当”。丌过仍有

  17.12%的网友,还是丌并的掉入了网络陷阱当中。

  八成的网友能够识破网络诈骗的陷阱,说明网友的防骗意识相当高。

  (5)选择丼报网络诈骗行为的网友只占

  26.87%60.89%网友表示自己对所遇到的网络诈骗采取“丌予理会”的态度,不此同时,选择“立刻丼报”网络诈骗行为的网友占

  26.87%,还有

  12.23%的网友更愿意以自己的方式发起“反击”。

  4、存在的关键问题

  (1)网络诈骗犯罪的成本低

  从我们的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91.98%的网友遇到过网络诈骗,其中

  72.57%以网络中奖陷阱的方式出现,丌过仍有

  80.58%的网友表示自己从未上当受骗。

  从这组数据中,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出,网友的防骗意识比较令人满意。但是,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网络诈骗虽然成功率比较低,但是仍然在网络上大行其道。

  我们注意到,选择丼报网络诈骗行为的网友只占

  26.87%,更多的网络诈骗行为都被轻易的放过了。正是这种网络诈骗的低犯罪成本,才使得这种幵丌高明、甚至形式较为单一的网络诈骗行为,频频在互联网中出现。

  (2)网友的法律认识较淡薄

  前面我们多次提到,有八成的网友能够躲避开网络陷阱,丌过却有

  73.13%的网友丌会对这一行为迚行丼报,不此相关的是,78.33%的网友表示自己“丌是很清楚”如何对网络诈骗的行为迚行丼报。

  值得指出的是,93.44%的网友认为需要详细的法律法规,对网络诈骗行为迚行规范。这一数据反映出,网民对待网络诈骗有着朴素的法律意识,但应当指出的是,早在2000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了《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其中对于网络诈骗,有着明确的规定。

  这种反差提醒我们,虽然广大网友有了一定的法律意识,但是对于法律常识、法律条款的认识上,仍有明显的欠缺。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劣长了网络诈骗现象的孳生。

  5、目前的解决状况

  目前,对于网络诈骗现象,技术手段和法律层面,都有了一定的保障。事实上,最为关键的,还是用户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1)法律法规

  实际上,《刑法》和《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已经在法律条文的层面上,对网络诈骗的犯罪行为,有了清晰明确的界定。这些是打击网络诈骗的坚实基础。

  (2)丼报方式

  一旦丌慎掉入网络陷阱,应当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丼报。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网络的诈骗丼报平台,但是目前没有一个官方的、具有很强实际意义的网络丼报平台。

  (3)防骗意识

  网络诈骗,万变丌离其宗。良好的心态,基本的防骗意识,已经足以让我们进离绝大多数的网络陷阱。事实证明,大部分的网络诈骗,手段幵丌高明,提高自身的防骗意识,可以有效地避免上当受骗。

  七、网友的建议

  在

  AA科技与题的网友评论中,众多网友对如何防范和治理网络诈骗提出了如下建议:

  1、多看有关报道,增加自我保护意识和鉴别意识;

  2、丌轻信丌明网站。

  3、丌随意在网上输入自己的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帐号等。

  4、如果发现被骗,第一时间不公关机关报案。

  八、AA科技建议

  (1)通过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平台丼报

  工业不信息化部不中国互联网协会联合发起的*****网络丌良不垃圾信息丼报受理中心,可以接受用户的各类网络投诉。

  (2)最重要是增强自身防范意识

  在目前的情况下,应对网络陷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防范。虽然骗子的手法通常幵丌高明,但是别忘记,仍有

  17.12%的网友曾经掉入网络诈骗的陷阱当中。其实正如众多网友指出的那样,任何时候都要坚信:天上丌会掉馅饼。

  (3)AA科技防骗与题

  AA科技的与题《网络诈骗

  12种手法全揭秘》当中,除了刓丼网络诈骗的典型案例之外,还深入揭示了互联网上常见的12中诈骗手法,对于网民提高辨识能力、加强防骗意识会带来一定的帮劣。

篇五:关于大学生网络诈骗的调研报告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大学生识别与应对网络诈骗调查报告

  作者:赵旭

  来源:《市场周刊·市场版》2017年第16期

  摘要:网络诈骗作为非法占有的盈利手段,在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而大幅度蔓延,已经成为影响普通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2016年接连发生的大学生遭电信网络诈骗影响后果极为严重,再次引起全国上下大范围的关注与反思。本次调查对大学生对于网络诈骗的认知、辨识以及应对方面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对网络诈骗关注度不高,辨识力不足,防范意识有待加强,应对措施需要完善等问题,就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解决办法与策略,以及生活中的防骗小技巧,望起到一定的建议与帮助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诈骗;大学生;认知态度;应对能力

  一、引言

  (一)调查背景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暴露的淋漓尽致。网络诈骗作为网络安全的负面表现,已经深深影响了网民的生活质量。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报告统计,我国1700万在读高校大学生有95%以上的网民。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的新生活方式。现代高校教育教学方式多样,尤其是学校的网络教育。高校大学生需要登录网站进行信息输入等与网络相关的行为,更加强大学生与网络的直接关系。现代大学生的电子设备人人皆持,手机、电脑等一系列连接网络世界的媒介贯穿大学生活;各种各样的app冲入大学生的视野,大学生为了生活学习的便利,需要大量的网上登记个人信息。此外,大学生从高中的半封闭式生活中走过不久,社会阅历少之又少,积累的社会认知经验不足,对于模糊不清的选择缺乏独断力。同时,没有一定的社会收入,对于利益的得失难以做到权衡与调整。

  2016年暑假期间,接二连三的电信诈骗事件抹杀着大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行为后果并引起强烈的社会关注。据电信诈骗数据统计,2016年1月至4月,某地派出所接到电信诈骗刑事案件4起,行政案件6起,涉案资金达5万余元。其中通过电话转账诈骗的电信诈骗就有8起,涉及银行以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信用社为主。具体到大学生身上,2016年8月,18岁女子徐某被骗走9900元学费,后因心理问题心脏骤停,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同期,另有一名女学生被骗走6800元学费。8月23日凌晨,某大学学生宋某也在遭遇电信诈骗后心脏骤停,不幸离世。网络安全问题促使本调查成为现实需要,识别与应对网络诈骗的能力也应该深入大学生内心,这更该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与支持。

  目前网络诈骗分为以下类型:1.购物型:骗子利用的仍然是人们希望购买物美价廉、低价商品的想法实施的诈骗,只不过其是借助网络这个工具实施的。2.交易型:诈骗分子采用不经

篇六:关于大学生网络诈骗的调研报告篇七:关于大学生网络诈骗的调研报告

  

  XX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调查第七小组

  调

  查

  报告

  报告题目:当代大学生防诈骗意识的调查研究

  组

  员:

  XX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调查第七小组

  2016年

  10月

  27日

  目

  录

  封面

  .............................................................................................................1目录

  .............................................................................................................2第一章

  绪论...............................................................................................31.报告摘要............................................................................................32.研究目的及意义...............................................................................33.研究步骤............................................................................................4第二章

  理论背景......................................................................................4第三章

  研究模型和研究假设..................................................................61.研究模型............................................................................................62.研究假说............................................................................................3.因素的定义.......................................................................................第四章

  实证分析......................................................................................1.研究对象的特性...............................................................................2.测定项目的评价...............................................................................3.假说的验证.....................................................................................114.研究模型的假说验证结果分析.....................................................12第五章

  结论.............................................................................................14参考文献

  ...................................................................................................15附:调查问卷

  ............................................16XX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调查第七小组

  第一章

  绪论

  一、报告摘要(待续)

  据统计,今年大学生校园发生的诈骗案件中诈骗手法高达60多种,被骗的数额也越来越大,给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切实做好大学生的案例防范与保护工作,加强安全教育,健全案例制度,落实安全措施,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关系到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关系到学校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大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切不可等闲视之。

  关键词:大学生

  防诈骗意识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尚未完成)

  三、研究步骤

  在进行的整个“当代大学生防诈骗意识的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小组成员严格按照指导老师的标准和时间等要求进行社会调查的问卷设计、任务分配及工作开展等工作。

  1.根据调查的目的,即确定所要研究的课题,我们小组决定通过从网上查阅资料以及参考固有的资料等方式来展开调查研究。

  2.借助研究的目的,意义,主题等方面,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确定了五个自变量,分别为:性格、富裕程度、社会管制、诈骗行为、信息渠道;一个因变量:防骗意识的高低;每个变量都设置具体问题,制成我们的调查问卷的主体。

  XX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调查第七小组

  3.问卷发放及回收工作:2016年10月~11月,在XX大学及其他院校内进行“当代大学生专业满意度的调查研究”的问卷调查。问卷一共调查了327份,回收327份,除去其中不真实、不合格的问卷27份,最后采用300份作为最后的实证分析的样本。

  4.问卷收回后,我们从信度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对调查问卷的相似性、一致性、可靠性等做了具体的分析。

  5.在对问卷进行分析之后,小组成员进行了分析与汇总。

  6.撰写调查报告。

  第二章

  理论背景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在享受其带来的好处与便利的同时,也受到许多问题的困扰。诈骗就是其中之一,诈骗手段的高明以及层出不穷的诈骗方式让许多人们尤其是大学生深受其害。如何防范诈骗,提高防诈骗意识,成为我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以下为关于防诈骗的材料以及理论成果。

  上好防诈骗安全教育“第一课”

  王宏扬,韩晓萌

  《中国高等教育》

  2016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开展防诈骗活动的关键时期

  主持人:目前大学新生已陆续开学,根据大学新生的实际情况.高校应如何有针对性地在录取通知书发放、迎新、入学教育等环节加强防诈骗的安全教育。

  当代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调查与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

  商蕾,孙亮

  《青春岁月》

  2014(17}:121-121驻保高校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据调查发现驻

  XX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调查第七小组

  保在校大学生的安全常识不足、防盗意识淡薄、防诈骗能力不强,因而其往往成为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的主对象。对此,驻保高校需要积极采取相关引导措施,以尽快实现对驻保在校大学生整体安全防范意识的提高。在此,本文将根据驻保高校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调查现状入手,进而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驻保高校的安全教育。

  和谐校园构建中的校园防诈骗问题浅析

  周明杰、王超

  《商情》

  2012近年来,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已成为建设和谐校园的重中之重。本文以校园诈骗为例,从多个角度分析如何维护校园安全。

  大学生如何预防诈骗

  谢丽

  《科技视界》

  2014(8):121-121目前社会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诈骗,而且大多数犯罪分子把目标指向了大学生,因为学生思想单纯,防骗意识淡薄,容易受骗。作为高校的学生工作人员,应该教育学生了解各种诈骗的形式,并学会如何预防受骗等,确保个人的人身及财产的安全。

  论如何提高大学的防骗能力

  刘玉,李华伟

  《科技视界》

  2014(17)

  近年来,在校大学生被骗案件频频发生,高校诈骗案成为了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试从分析高校主要诈骗案件的类型入手,分析大学生被骗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提高大学生防诈骗能力的措施,为高校的学生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XX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调查第七小组

  第三章

  研究模型和研究假设

  一.研究模型

  根据小组讨论找出了对影响当代大学生防诈骗意识高低的5个要因,分别是性格、富裕程度、社会管制、诈骗行为、信息渠道。、根据[图3-1]研究模型,提出了对防诈骗意识有影响的研究假说。

  性格

  富裕程度

  社会管制

  防诈骗意识

  诈骗行为

  信息渠道

  [图3-1]

  研究模型

  二.研究假说

  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推测和说明。本项研究根据[图3-1]研究模型,提出了对当代大学生防诈骗意识有影响的研究假说如下:

  XX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调查第七小组

  H1:性格越内向越容易受骗,大学生防诈骗意识越低。

  H2:生活程度越富裕越容易受骗,大学生防诈骗意识越低。

  H3:社会管制力度越松越容易受骗,大学生防诈骗意识越低。

  H4:诈骗者手段越高越容易受骗,大学生防诈骗意识越低。

  H5:大学生获得的信息越少越容易受骗,大学生防诈骗意识越低。

  三.因素的定义

  本项研究中使用的变数定义如<表3-1>所示

  因素

  定义

  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相关研究

  性格因素

  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富裕的实质是人们获取生存和生活资料、资源的能力百度百科

  富裕程度

  和效率,集中体现在是否拥有充足的休闲时间,是建立在一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之上的。

  社会管制即控制物品与服务的性质和类型及其生产百度百科

  社会管制

  过程的管制。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百度百科

  诈骗行为

  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信息渠道是指传送信息的媒介物,一个具体的信息百度百科

  信息渠道

  (比如邀请别人参加舞会)可口头表达也可书面表达。

  百度百科

  XX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调查第七小组

  第四章

  实证分析

  本章通过实证分析,展示了研究对象的特性并且验证了研究模型的假说。

  一、研究对象的特性

  本研究是以当代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2016年10月—11月约30天时间在XX大学、X交通学院、X女子学院、齐鲁工业大学、X中医药大学校园内的大学生随机现场发放调查问卷现场填写,结合北京X大学、兰州大学、X大学、青岛大学、X农业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众多省内外高校学生线上问卷填写。问卷一共调查了327份,回收300份,除去其中不真实、不认真回答27份,最后采用300份作为最后的实证分析的样本。

  <表4-1>人口统计特征

  区分

  性别

  男

  女

  大一

  年级

  大二

  大三

  大四

  文史类

  专业

  理工类

  管理类

  艺术类

  其他类

  频率

  1061941624226345682122634百分比(%)

  35.364.75.38.075.311.318.027.340.03.311.3二、测定项目的评价

  (1)信度分析

  XX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调查第七小组

  信度分析用于探索研究事物间的相似性。用于评价问卷这种测量工具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具体来说就是用问卷对同一事物进行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一般测量信度要看Cronbach"s

  ɑ

  指数。根据多数学者观点,任何测验或量表的信度系数如果在0.9以上,则该测验或量表的信度甚佳;信度系数在0.7以上都是可接受的;如果在0.6以上,则该量表应进行较大修订,但仍不失其价值。

  区分

  问项数

  555555Cronbach"sAlpha

  性格因素

  富裕程度

  社会管制

  诈骗行为

  信息渠道

  大学生防骗意识

  0.6010.4130.7520.6900.6090.791<表4-2-1>测定项目的信度分析结果

  本研究关于大学生防诈骗意识的信度分析结果是性格因素:0.601;富裕程度:0.413;社会管制力度:0.752;诈骗行为:0.690;信息渠道:0.609;大学生防骗意识:0.791;除了富裕程度这一因素信度较低外,其他因素基本满足要求。

  (2)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一种多变量化简技术。目的是分解原始变量,从中归纳出潜在的“类别”,相关性较强的指标归为一类,不同类间变量的相关性较低。每一类变量代表了一个“共同因子”,即一种内在结构,因子分析就是要寻找该结构。所以我们用因子分析来评价问卷的结构效度。

  旋转成份矩阵a

  XX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调查第七小组

  成份

  1.性格因素(①您能独断独行)

  1.性格因素(①您做事深思熟虑)

  2.富裕程;(①您经常使用一些奢侈品)

  2.富裕程度(①您经常出入高档场所)

  3.社会管制(①国家对诈骗者的惩处力度不够)

  3.社会管制(①社会上行骗行为十分猖獗)

  3.社会管制;(①社会群体对诈骗信心的关注度不高)

  4.诈骗行为(①诈骗手段高明新颖)

  4.诈骗行为(①越来越难辨别街头行乞的人)

  4.诈骗行为(①诈骗人群多样化)

  5.信息渠道(①您会频繁的收到诈骗信息)

  5.信息渠道(①学校经常组织防诈骗知识讲座)

  5.信息渠道(①您身边有很多经历过诈骗的人)

  5.信息渠道(①经常看新闻学习防诈骗知识)

  提取方法

  :主成份。

  旋转法

  :具有

  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a.旋转在

  8次迭代后收敛。

  -.00.61-.04-.111.325.305.58.12.203-.13-.265.716-.114.194.09.25.663.056.074-.152.833-.07.222-.052.113.782.051.115-.10-.001.66.27.09-.156-.11-.06.101.76.031-.16.294-.063.74-.09.103.226-.041.72-.02.13-.172.104-.075.862.00-.074.113.003.901-.002.215-.094-.072.144.80-.23.156.142-.142.716XX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调查第七小组

  成份矩阵a

  6.大学生防骗意识(①您非常了解现有的诈骗手段)

  6.大学生防骗意识(①您需要接受防诈骗知识和训练)

  6.大学生防骗意识(①您会经常性的上当受骗)

  6.大学生防骗意识(①您了解的诈骗信息对您有很大帮助)

  提取方法

  :主成份。

  成份

  -.355.72.63.572<表4-2-2>独立变数要因分析结果

  a.已提取了

  1个成份。

  三、假说的验证

  为了验证假说的真假我们使用了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研究两个变量间的统计关系。

  根据<表4-3-1>的回归分析结果:

  假说中的性格因素对防诈骗意识,B=-0.009,T=-0.283,统计上没有显著影响(sig=0.777>0.05):假说中的富裕程度对防诈骗意识,B=-0.001,T=—0.02,统计上没有显著影响(sig=0.984>0.05);假说中的社会管制对防诈骗意识,B=-0.056,T=-1.384,统计上没有显著影响(sig=0.166>0.05);假说中的诈骗行为对防诈骗意识,B=0.292,T=6.921,统计上有显著影响(sig=0.000<0.05);假说中的信息渠道对防诈骗意识,B=0.291,T=8.202,统计上有显著影响(sig=0.000<0.05)。

  <表4-3-1>回归分析结果

  11XX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调查第七小组

  模型

  非标准化系数

  B1(常量)性格因素

  富裕程度

  社会管制

  诈骗行为

  信息渠道

  a.因变量:防骗意识

  1.571-.009-.001-.056.292.291标准

  误差

  .196.032.032.040.042.035标准系数

  试用版

  t8.004-.283-.020-1.3896.9218.202Sig..000.777.984.166.000.00-.014-.001-.070.364.41<表4-3-2>中R表示模型拟合优度,R越接近1说明模型越好。通过实证分析本研究的模型拟合优度R=0.385.

  模型汇总

  模型

  1R.385a

  R方

  .106调整

  R方

  .092标准

  估计的误差

  .62287a.预测变量:(常量),性格,富裕程度,社会管制,诈骗行为,信息渠道。

  <表4-3-2>

  模型拟合优度

  四、研究模型的假说验证结果解析

  <表4-4>是模型假说采纳与否的汇总。可以归纳为下面的公式表示:

  防诈骗意识=1.571-0.009性格因素-0.001富裕程度-0.056社会管制-0.292诈骗行为-0.291信息渠道

  12XX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调查第七小组

  <表4-4>假说验证结果

  假说

  sig值

  .77结果

  驳回

  驳回

  驳回

  采纳

  采纳

  H1:性格越内向越容易受骗,大学生防诈骗意识越低。

  H2:生活程度越富裕越容易受骗,大学生防诈骗意识越低。

  .984H3:社会管制力度越松越容易受骗,大学生防诈骗意识越低。

  H4:诈骗者手段越高越容易受骗,大学生防诈骗意识越低。

  H5:大学生获取信息越少越容易受骗,大学生防诈骗意识越低。

  .169.00.00第一点,性格对大学生防诈骗意识没有显著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性格内向和性格外向的同学都有过被骗的经历。性格内向的同学主动接受外界知识的能力可能弱于性格外向的同学,但是双方了解相关防诈骗知识的渠道上可能不同,性格内向的同学更倾向于通过网络获取相关的信息,二性格外向的同学可能更倾向于通过他人获得相关的诈骗信息。虽然方式不同,但最终获取的信息,以及对自己防诈骗意识的提高会有近似的效果。

  第二点,生活富裕程度对大学生防诈骗意识没有显著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家境殷实和家境一般的同学都有过被骗的经历,生活富裕的同学本身就缺少对自己财产保护的意识,会有一种反正家里有钱的想法,这时在面对诈骗时并没本能的表现出防诈骗的意识。而生活富裕程度一般的同学会有一种反正自己没钱,骗子为什么会把自己当作目标的想法,从而在面对诈骗时不会有丝毫的察觉,最终落如诈骗的陷阱。因此生活富裕程度对大学生防诈骗意识没有显著影响。

  13XX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调查第七小组

  第三点,社会管制力度对大学生防诈骗意识没有显著影响。

  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出现诈骗的社会现象也会相对较少。当社会管制力度较松时,也是社会上出现诈骗现象较多的时候,这时就要靠社会群体的防诈骗意识,每个人会运用已有的防诈骗知识进行自保。当社会管制力度强时,出现诈骗的几率会变的非常小,不排除会有些非法分子顶风作浪,这时整个社会也会放松警惕,更不能指望每个人在面对诈骗时还能有一丝的防诈骗意识。因此社会管制力度对大学生防诈骗意识没有显著影响。

  第四点,诈骗者手段对大学生防诈骗意识有显著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诈骗者已不满足于老套和传统的诈骗方式,以至于新的诈骗方法和手法层出不穷。当许多大学生面对新颖而又高明的诈骗时,表现出的只是脑子中对防诈骗知识的一片空白,就像是一只任人宰割的小白鼠,更不要说有没有想到这是一个诈骗的陷阱。因此诈骗手段越高,大学生就越容易受骗,防诈骗意识也就越低。

  第五点,大学生获取信息对大学生防诈骗意识有显著影响。

  再第四点中提到,大学生有较强的信息接受能力,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诈骗相关的信息,当了解了诈骗手段和方法时,自己也会自发地提高警惕,并想到一系列的应对措施,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接受信息。反之对诈骗方面的信息知之甚少,更不要说去主动的获取相关信息的大学生而言,在面对诈骗时,并不会表现出应有的意识,只能一步一步地落进别人布置好的陷阱中。因此大学生获取信息对大学生防诈骗意识有显著影响。

  14XX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调查第七小组

  第五章

  结论

  通过以上描述说明,调查所选取的样本范围主要是山师在校大学生以及部分周边学校大学生和学生网友,调查采取随机调查的方式,被调查者在不同的年级、性别、专业等方面广泛分布。

  通过我们小组的社会问卷调查分析得出,当代大学生的防诈骗意识并不高。

  从性格因素来看,性格对于大学生的防诈骗意识没有显著性影响;

  从富裕程度来看,富裕程度对于大学生防诈骗意识没有显著性影响;

  从社会管制来看,社会管制力度对于大学生的防诈骗意识没有显著性影响;

  从诈骗者手段来看,诈骗者手段对于大学生的防诈骗意识有显著性影响;

  从信息渠道来看,获取信息的多少对于大学生的防诈骗意识有显著性影响。

  此外,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对大学生防诈骗意识的提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从大学生自身来看:1.

  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2.

  谨慎交友,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

  3.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4.警惕各类网络低价销售和手机“点歌”“中奖”信息,遇事冷静分析,不可贪小便宜;

  5.不可轻易将手机或钱财借给前来搭讪的陌生人。

  从学校来看:1.

  加强防范意识,做好预防诈骗案件的宣传。主要以校园报、手抄报、校园之声为窗口进行宣传;

  15XX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调查第七小组

  2.

  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的工作原则,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切实做好学校防诈骗的各项预防工作;

  3.

  要积极组织开展提高大学生的防诈骗意识的安全知识讲座,并且开设相关课程以供学生参考学习,用以提高大学生的自身防诈骗意识。

  从社会来看:

  1.

  加大社会防诈骗的宣传力度,印制防诈骗宣传手册;

  2.

  加大社会的监管力度,对于诈骗人员予以严惩;

  3.

  积极建立并完善防诈骗安全系统,并制定紧急预案。

  最后,希望通过这次社会问卷调查,能够找出大学生防诈骗意识不高的原因,并且能够找到有效的方式途径来解决问题,使高中生们的防诈骗意识得到提高,成为更优秀的大学生,享受美好的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上好防诈骗安全教育“第一课”

  王宏扬,韩晓萌

  《中国高等教育》

  2016?

  当代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调查与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

  商蕾,孙亮

  《青春岁月》

  2014(17}:121-121?

  和谐校园构建中的校园防诈骗问题浅析

  周明杰、王超

  《商情》

  2012?

  大学生如何预防诈骗

  谢丽

  《科技视界》

  2014(8):121-121?

  论如何提高大学的防骗能力

  刘玉,李华伟

  《科技视界》

  2014(17)

  高校防诈骗教育的研究与对策

  杨诗湘-《科技经济市场》-2016?

  在校大学生被诈骗现状及防范策略

  张丽-《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116XX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调查第七小组

  附:调查问卷

  当代大学生防诈骗意识的调查研究

  亲爱的同学你好:

  我们是XX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我们正在进行当代大学生防诈骗意识的调查研究,希望您能帮我们填写此问卷。

  该问卷只用于学习研究,采用匿名填写的方式,我们保证不会泄露您的任何个人信息。问题答案无正误之分,请务必按照本人真实情况进行填写。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支持我们的工作,祝你生活学习愉快。

  XX大学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第七研究小组

  一、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的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3.专业

  A.文史类

  B.理工类

  C.管理类

  D.艺术类

  E.其他类

  二、调查内容

  注:以下陈述句请您选择最适合您的选项下面对应划√

  1.<性格因素>

  1.您能独断独行

  2.您对人十分信任

  3.您宁愿在家不参加集体活动

  非常同意

  同意

  无所谓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4.您做事深思熟虑

  5.您非极熟悉的人不轻易相信

  2.<富裕程度>

  1.您每月生活费有结余

  2.您生活十分节俭

  3.您平时很会理财

  非常同意

  同意

  无所谓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4.您经常使用一些奢侈品

  1XX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调查第七小组

  5.您经常出入高档场所

  3.<社会管制>

  1.国家对诈骗者的惩处力度不够

  2.社会上行骗行为十分猖獗

  3.社会群体对诈骗信心的关注度不高

  非常同意

  同意

  无所谓

  无所谓

  无所谓

  无所谓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4.街头常遇碰瓷人员

  5.国家的法律体系十分完善

  4.<诈骗行为>

  1.诈骗手段高明新颖

  非常同意

  同意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2.越来越难辨别街头行乞的人

  3.诈骗人群多样化

  4.经常收到花式诈骗短信

  5.经常识别不出遇到的诈骗

  5.<信息渠道>

  1.您能了解到最新的诈骗手段

  2.您会频繁的收到诈骗信息

  3.学校经常组织防诈骗知识讲座

  非常同意

  同意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4.您身边有很多经历过诈骗的人

  5.经常看新闻学习防诈骗知识

  6.<大学生防骗意识>

  1.您非常了解现有的诈骗手段

  2.您收到迷惑性的短信会置之不理

  3.您需要接受防诈骗知识和训练

  非常同意

  同意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1XX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调查第七小组

  4.您会经常性的上当受骗

  5.您了解的诈骗信息对您有很大帮助

  再次感谢您的配合,谢谢!

  19

推荐访问:关于大学生网络诈骗的调研报告 诈骗 调研报告 大学生